江城子·浣花溪上见卿卿
张泌〔唐代〕
浣花溪上见卿卿,眼波明,黛眉轻。绿云高绾,金簇小蜻蜓。好是问他来得么?和笑道:莫多情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那天,在春日融融的浣花溪边,我初次遇见了爱人你。当时你多么美丽:明媚的眼波,轻淡的黛眉,高绾的秀发好似绿云,秀发上发髻援簇。情不自禁地问你:“能不能与我约会?”你却调皮地一笑,轻绽樱唇吐出一句:“莫自作多情”。
注释
江城子:词牌名,又名“村意远”“江神子”“水晶帘”。有单调四体,字数有三十五、三十六、三十七三种;双调一体,七十字,上下片各七句,五平韵。
浣花溪:一名濯锦江,又名百花潭,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郊,溪畔有杜甫故居浣花草堂。每年四月十九日,蜀人多游宴于此,谓之浣花日。唐名妓薛涛亦家于溪旁,以溪水造笺,号“浣花笺”。卿卿:男女之间的昵
赏析
这是张泌词中一首描摹心理情态的佳作。用简练的手法,生动地记述了一个有趣的生活片断。作者见到个可爱的姑娘,很想和她约会,却又怕被拒绝,终于不敢启口。
词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的,开头一句,先交代了事情的起因。“卿卿”,含有爱慕之意。接着,作者用大量的篇幅,描绘姑娘美貌,从她的脸,一直写到她的装束。“眼波明”一句,正好与“浣花溪”呼应。姑娘的眼睛是那样的明亮,那样的动人。古人常用流波、眼波等语汇来形容眼光流眄,如同水波一般清澈。汉代枚乘的《七发》中就有“揄流波、杂杜若”这样的名句。后世黄庭坚《渔父》词:“ 新妇矶头眉黛愁,女儿浦口眼波秋。”而这幅美人图一经点睛,人物可爱
创作背景
这首词具体创作时间不详。作者在浣花溪上见到一个可爱的姑娘,很想和她约会,却又怕她拒绝而没敢开口,只是远远看着姑娘的倩影离开。后来,诗人追忆自己与少女初遇到定情的情景,写下了这首词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顾农,徐侠著.花间派词传 温庭筠 、皇甫松、韦庄等:吉林人民出版社,1999:第260页
简析
《江城子·浣花溪上见卿卿》是从男方角度来描写一次难忘的男女会见之词作。前两句写相会的地点和初见恋人的美貌,含有爱慕之意;后两句写两人见面后一问一答的情景。全词寥寥数笔,语言平易流畅,勾勒出恋人亲切、天真、可爱的形象,活泼而有情趣。
张泌
张泌(生卒年不详),字子澄,《花间词》称他为“张舍人”。淮南(今江苏扬州)人。唐末时代诗人。花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。 张泌于南唐后主时以句容县尉上书言为政之要,词甚激切,后主手诏慰谕,征为监察御史。历考功员外郎、内史舍人。宋开宝五年(972年),以内史舍人知礼部贡举。归宋后更扬历清要。张泌擅长诗词。诗多为七言近体。诗风婉丽,时有佳句。《洞庭阻风》诗之“青草浪高三月渡,绿杨花扑一溪烟”,《春日旅泊桂州》诗之“弱柳未胜寒食雨,好花争奈夕阳天”等句,颇为脍炙人口。 52篇诗文 52条名句
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
王昌龄〔唐代〕
高卧南斋时,开帷月初吐。
清辉澹水木,演漾在窗户。
冉冉几盈虚,澄澄变今古。(冉冉 一作:荏苒)
美人清江畔,是夜越吟苦。
千里共如何,微风吹兰杜。(共 一作:其)
垂老别
杜甫〔唐代〕
四郊未宁静,垂老不得安。
子孙阵亡尽,焉用身独完。
投杖出门去,同行为辛酸。
幸有牙齿存,所悲骨髓干。
男儿既介胄,长揖别上官。
老妻卧路啼,岁暮衣裳单。
孰知是死别,且复伤其寒。
此去必不归,还闻劝加餐。
土门壁甚坚,杏园度亦难。
势异邺城下,纵死时犹宽。
人生有离合,岂择衰老端。(衰老 一作:衰盛)
忆昔少壮日,迟回竟长叹。
万国尽征戍,烽火被冈峦。
积尸草木腥,流血川原丹。
何乡为乐土,安敢尚盘桓。
弃绝蓬室居,塌然摧肺肝。
开愁歌
李贺〔唐代〕
秋风吹地百草干,华容碧影生晚寒。
我当二十不得意,一心愁谢如枯兰。
衣如飞鹑马如狗,临歧击剑生铜吼。
旗亭下马解秋衣,请贳宜阳一壶酒。
壶中唤天云不开,白昼万里闲凄迷。
主人劝我养心骨,莫受俗物相填豗。